〈何謂雕塑的本質?〉 文/黃啟俊
舉一個十年多前的例子,當「臺藝大雕塑年度展」仍叫做「雕塑系師生美展」的年代,美展中的獎助項目除了基本的「泥塑、 石雕、木雕、金屬與複合媒材」外,還有「素描」這個很弔詭的獎項,從獎助項目中可以想像,最初的獎助辦法是以技術層面為基礎去設立的。然而在我仍就讀大學的某一年,一件錄像作品意外的獲得了「素描類」的第一名,至此以後,每年的素描類都會出現數件良莠不齊的錄像創作。 舉這個例子並不是在指責獎助的肯定偏離了初衷,而是獎助辦法需與時並進,正因當代藝術難以媒材作為界定的基準,舊有的獎助辦法無法適用於現在的情境,那就要做出改變。與過去「素描類」獎項爭議相同的例子,出現在今年的泥塑類。
今年塑造類金雕獎作品《YAYOI》,學生層面來看確實是件相當不錯的作品,以免燒陶土透過日常物重塑的方式,保留了泥塑的基底,也就是材質本身與創作手法,同時在這個概念下抽離「人」 存在的必要性。 但這件作品《YAYOI》矛盾的是,如果它不歸類於塑造類的辦法,將它與複合媒材類型的作品客觀比較,又顯得格局不夠,也就是說這件作品的成功,有至少百分之五十的成因在於對「塑造類」這個定義的批判。 與10年前,利用鞭斥後背、留下抽打痕跡的錄像重新挑弄「素描」的界線有相同的思維。引用《現代主義繪畫》中的一段:「使用一門學科中特有的方法,去批判這個學科本身,目的不再顛覆,而在鞏固其獨特領域中的地位。」十年前、十年後,這兩件作品其實講的是同一件事。 同樣可以看到的是兩道藩籬的鬆弛,而後續同類型的作品將會因今年的肯定而如雨後春筍般冒出來,但永遠無法超越 2019 年的這一件,認識朋友應該知道我是泥塑專業,但我並不會因為我的專業而討厭這件作品,而是尋思..........或許,泥塑類的藩籬,是該被打破了。
舉一個十年多前的例子,當「臺藝大雕塑年度展」仍叫做「雕塑系師生美展」的年代,美展中的獎助項目除了基本的「泥塑、 石雕、木雕、金屬與複合媒材」外,還有「素描」這個很弔詭的獎項,從獎助項目中可以想像,最初的獎助辦法是以技術層面為基礎去設立的。然而在我仍就讀大學的某一年,一件錄像作品意外的獲得了「素描類」的第一名,至此以後,每年的素描類都會出現數件良莠不齊的錄像創作。 舉這個例子並不是在指責獎助的肯定偏離了初衷,而是獎助辦法需與時並進,正因當代藝術難以媒材作為界定的基準,舊有的獎助辦法無法適用於現在的情境,那就要做出改變。與過去「素描類」獎項爭議相同的例子,出現在今年的泥塑類。
今年塑造類金雕獎作品《YAYOI》,學生層面來看確實是件相當不錯的作品,以免燒陶土透過日常物重塑的方式,保留了泥塑的基底,也就是材質本身與創作手法,同時在這個概念下抽離「人」 存在的必要性。 但這件作品《YAYOI》矛盾的是,如果它不歸類於塑造類的辦法,將它與複合媒材類型的作品客觀比較,又顯得格局不夠,也就是說這件作品的成功,有至少百分之五十的成因在於對「塑造類」這個定義的批判。 與10年前,利用鞭斥後背、留下抽打痕跡的錄像重新挑弄「素描」的界線有相同的思維。引用《現代主義繪畫》中的一段:「使用一門學科中特有的方法,去批判這個學科本身,目的不再顛覆,而在鞏固其獨特領域中的地位。」十年前、十年後,這兩件作品其實講的是同一件事。 同樣可以看到的是兩道藩籬的鬆弛,而後續同類型的作品將會因今年的肯定而如雨後春筍般冒出來,但永遠無法超越 2019 年的這一件,認識朋友應該知道我是泥塑專業,但我並不會因為我的專業而討厭這件作品,而是尋思..........或許,泥塑類的藩籬,是該被打破了。